更新:2024-11-26 14:37:25来源:yuanshanyes.com浏览 0
手机浏览
清初顾祖禹编撰的《读史方舆纪要》被誉为“千古绝作”“海内奇书”,其中记载了河南的一座山,被其称为“河南之名山”。而这座山在唐代著名诗人王翰的《游三门记》中记载为“崇约三丈,周数丈”,即高约三丈,周长数丈。唐朝的一丈在3米左右,因此这座山的高度仅有9米,大约相当于三层楼的高度。
从现代人的眼中,一座高度9米,周长只有几十米的山,仅仅相当于公园里一座较大的假山罢了。那么为何这样的一座“山”却被顾祖禹称为“河南之名山”呢?
先来看看顾祖禹对它的记载:砥柱山在州东北四十里黄河中,河南之名山也。
这座山的名字为“砥柱山”,“州”则是指河南省陕州,其州城在今天的三门峡市西北角。砥柱山在陕州州城东北四十里的黄河中,其位置今天正是三门峡水库大坝之处,至今在三门峡水库大坝下游仍然存在着这座砥柱山。
在今天,由于砥柱千百年来,一直是面对狂风暴雨的侵袭以及惊涛骇浪的冲刷,力挽狂澜、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中,刚强无畏的形象。而三门峡水利枢纽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,在一穷二白的经济条件下,克服落后的施工技术等困难,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,砥柱山已经和三门峡水库大坝一起,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。
而在古代,砥柱山更是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。由于受技术及测绘条件的限制,古代绘制地图极为不易,但即使是这样,在很多地图上仍然绘制有砥柱和神鬼人三门(也有称天地人三门)。那么为何古代在已经知道砥柱山仅“崇约三丈,周数丈”的大小了,为何它却依然有着如此高的地位呢?
主要有三个方面:
首先它和我国上古圣贤大禹有关系,是彰显传说中大禹治水功绩所留下的“证据”。
据战国时期借大禹之名所著的地理著作《禹贡》记载大禹在治理河水时:“导河积石,东至于底柱”。于是“山陵当水者凿之,故破山以通河,河水分流,包山而过,山见水中,若柱然。故曰砥柱也。三穿既决,水流疏分,指状表目,亦谓之三门矣(《水经注·河水》)”
大禹治水到了砥柱山,但是这座山却成为了水流的阻碍,大禹凿砥柱山使水下泄,被凿穿的山形成三道水流,故也得名为三门。
大禹是我国上古时代传说中的人物,人们对他的了解往往存在于典籍中、口口相传中,缺乏一个实物的证据,恰巧这座砥柱山就具备了这个功能,成为古代人们信仰大禹、尊崇大禹“图腾”式的所在,被古代的帝王及人民所景仰,这也是砥柱这座山名气大最主要的原因。
其次砥柱山极为雄伟壮丽,虽然砥柱山不算高,甚至还算得上极低,但却算得上极险,因为险峻才卓显出砥柱山挺立于急流中的身躯的伟大,对于它的坚守,唐太宗李世民曾写诗并让丞相魏征勒石立于河水之畔:
仰临砥柱,北望龙门。茫茫禹迹,浩浩长春。
唐代的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也写诗赞叹它的执着:
禹凿锋鈚后,巍峨直至今。孤峰浮水面,一柱钉波心。顶压三门险,根随九曲深。拄天形突兀,逐浪势浮沉。除此之外,后世的历朝历代,都有众多赞叹砥柱的诗词存世。
最后,砥柱山之所以有名,除了和大禹有关、自身特别令人励志之外,还跟定都于关中平原众多朝代为之付出的努力有关
虽然渭河平原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,但是汉、唐两个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、伟大的朝代把都城设在这里之后,这片土地上的产出就不够都城长安众多人口的消耗,从外部运粮成为了必须的选项,产自于河北、江南的粮食通过黄河下游的水网运到洛阳之后,再逆流而上就成为了一项艰巨的任务,特别是砥柱及三门更是黄河险滩之最,运输漕粮的船只在这里无不心惊胆战,就算是小心操控也免不了船翻人亡的结局。
《陕志》记载:“三门,中神门、南鬼门、北人门,惟人门修广可行舟;鬼门尤险,舟筏入者鲜有得脱。”“自底柱而下至五户滩,其间一百二十里,夹岸巍峰重岭,干霄蔽日,盖亦禹所凿以通河者。冲湍激石,有一十九滩,水流迅急,势同三峡,破坏舟船,自古所患。”
黄河自潼关以东,由于受到中条山和殽山的约束,水流已经极为湍急,到了三门峡河水更是分成了三股,变得更加湍急,再加上水底遍布暗礁,船只到了这里稍有不慎,就会触礁沉没。
这一段河道虽然极险,但是从秦朝开始就已经有运粮的船只通过,从关东向关中运粮了,在西汉初张良劝刘邦建都关中时,曾说道:“河、渭漕挽天下,西给京师”,当时的人们为了通过这一险关,在沿岸开凿出栈道,供挽船的船夫行走,船夫再拉船前行。但是这样的运输方法运量不大,对船只和船夫、栈夫来说却又极其危险,只能算得上是一种没有办法的选择。
后来又考虑到了采用改善河道,加宽河身、降低暗礁的方法,分别于西汉成帝鸿嘉四年(公元前17年)、唐朝开元二十九年(741年)对三门、砥柱一带进行了凿石施工,但是除了因施工造成石块掉入河中,使水流更加湍急之外,对于河道改善不大,“虽世代加功,水浒漰渀,涛波尚屯,及其商舟是次,鲜不踟蹰难济”成为真实的写照。
此外,在隋唐时期还采用把关东的漕粮,在砥柱下游上岸通过陆运绕过三门峡到达陕州,再以漕运到达西安的方式,但由于耗费人力、物力太大,需要周期太长,并没有成为运输漕粮的主流。关中、关东之间的河运始终受制于三门、砥柱一带险关,这种状况直到陇海铁路建成之后才被打破,再也不用受到天然环境的制约,成为了通途。
从以上情况看,砥柱无论是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图腾,还是现实中多个朝代都想打破的枷锁,都足以被各统治者放在心上,最终使其成为一座名山。
特别声明: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,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负责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