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:2024-11-01 14:41:08来源:远山网浏览 105
手机浏览
九顶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境内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。
基本概况:
名称由来:九顶山因九座顶峰相连而得名,又因有大禹用九鼎镇压恶龙的传说,也被称为“九鼎山”。在当地藏语中被称作རྩེ་དགུ་རི་བོ་。
地理位置:地处岷山山系龙门山中段与成都平原北部的连接地带,西北与四川宝顶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相连,西南与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,北、东北与四川千佛山、宝顶沟省级自然保护区毗邻。
面积与海拔:总面积616.4平方千米,最高峰狮子王峰海拔4989米,相对高差4000米左右,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。
气候特征: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,气候温和、雨量充沛、四季分明,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85度,无霜期110-170天,气候东西坡差异明显。
自然景观:
高山花海:每年5月到9月,杜鹃花、报春花、鸢尾花、绿绒蒿等高原花卉相继盛开,数十万亩的花海连绵不绝,让整个九顶山变成了绚丽多彩的花园。
高山海子:以黑龙池、白龙池最为著名。白龙池在海拔3240米的树木草甸中,长300米,宽180米,池水进出口相隔仅数米,池周围的藻类植物干后如盐,白光闪闪。黑龙池位于海拔3800米的山凹处,水面面积约27000平方米,池水清凉呈深蓝色,深不可测。
瀑布群:如黑龙沟瀑布,位于深度达2000多米的“v”字形峡谷深处,瀑布从140多米的悬崖峭壁间呼啸而出,落到凸出的岩石上,冲刷着一块状似心脏的巨石“洗心石”,崖壁下还有一个数十米长的水帘洞。
奇峰异石:九顶山山脊为东北—南西走向,山峰均在4500米以上,有许多形状奇特的山峰和岩石,如长年峰等,有的如利剑直插云霄,有的如巨人屹立不倒。
地质地貌:
地质构造:九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,四川盆地西北边缘,是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其地质构造复杂,发育完善,基底之上发育的盖层齐全,有前震旦系、震旦系、寒武系等9个地质时代的沉积物,在山内出露有距今10-12亿年的古老花岗岩。
地貌类型: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,受强烈褶皱和断裂的影响,区内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山峰、峡谷、深切割型山地等地貌,且九顶山的推覆构造飞来峰群构造较为知名,具有典型的背斜、向斜、断裂地质特征,山体主要岩性为古生代的片岩、板岩、千枚岩和中生代的红色砂页岩等。
生物资源:
植物资源:植被覆盖率达92%,共有高等植物175科665属1790种,木本植物104科193属480余种,其中有红豆杉、珙桐、杜鹃等国家、省级重点保护珍稀树木27种,还有丰富的中国特有植物17属18种,如杉木、独叶草、八角莲等。
动物资源:景区内约有动物5纲30目87科300余种,其中属于国家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82种,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大熊猫、金丝猴、云豹等8种,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猕猴、黑熊、小熊猫等3种。
人文景观与文化:
人文景观:有被称为“天下第一名观”的严仙观和江堰碑等。严仙观历史悠久,建筑风格独特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
历史文化:九顶山是羌系民族的总神山,约3700年前,古蜀国第三位蜀王鱼凫族从青藏高原翻越龙门山脉迁往岷山山系,九顶山成为了他们的狩猎场所之一。此外,《汉书·地理志》《蜀王本纪》《华阳国志》等古籍中都有关于九顶山的记载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:2018年12月,九顶山山歌被评为第五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。
特别声明: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,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负责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