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:2024-12-06 17:03:18来源:名山百科网浏览 148
手机浏览
名山不仅有特定的含义、标志,而且有多种功能、价值和类别。名山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,具有反映时代的属性。历史上的名山不一定永恒存在;今日的名山不一定历史就有。可见我们在研究名山时,必须运用发展的、历史的观点,重点揭示某名山的审美观、价值观和历史观。
1、黄山
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,有72峰,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,与光明顶、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,为36大峰之一。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,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。
黄山不仅是一座美丽的自然之山,还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。自古以来,人们游览黄山,建设黄山,歌颂黄山,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,概括起来就是遗存、书画、文学、传说、名人“五胜”。
美丽神奇的黄山孕育了“黄山画派”,创立了以黄山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山水画派,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、影响深远。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一生十上黄山,采用独特的泼墨新技法,创作了大量以黄山为题材的艺术佳作。
2、九华山
2006年,以九华山为主体的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。2007年,九华山风景区获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。2009年,九华山获评为国家地质公园。
九华山佛教是佛教徒弘通世俗,导化、融合儒道的产物,九华山就是释儒道互动下形成的佛化自然。作为一种文化化自然,九华山千百年来承载着民间对地藏精神的信仰,这种信仰及其活动又繁衍了特定的九华山的文化。
3、齐云山
齐云山,国家森林公园、国家级重点景区、国家自然遗产、中国生态自然景区、中国风景名胜区自驾游示范基地、中国青少年户外体育运动营地等,是湖南十大名山之一、中国十大非著名山之一,享有“齐云仙山甲天下”之美誉。
齐云山还曾是红色的摇篮。1928年8月下旬,毛泽东来桂东,与朱德、陈毅等将领率领红军走过齐云山地带,红军著名将领王尔琢就牺牲在齐云山下的崇义县思顺乡。红军穿越罗霄山脉,重上了井冈山。1934年10月,红军长征后,齐云山一带成了湘粤赣边区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。
先后有赣南特委宣传部部长、毛泽东的老师方维夏,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,红军将领游世雄、罗荣、李国兴等,在这山上开展了三年的游击战争。1935年春,因叛徒告密,方维夏不幸牺牲在齐云山下的桂东县普乐乡仙背山。
4、峨眉山
峨眉山-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,峨眉山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以峨眉山为主体的峨眉山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、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。
峨眉山是一座背斜断块山,西部隶属峨眉——瓦山断块带。其地质发展史和地质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。早在距今约8.5亿年以前(即早震旦世),峨眉山区还是一片汪洋。早震旦世后期,晋宁运动使峨眉山从地槽区转化为地台区,形成一座低平的山。
5、雁荡山
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,素有“海上名山、寰中绝胜”之誉,史称中国“东南第一山”,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,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。
南朝时期,梁国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,为雁荡山开山之始。唐代时期,西域高僧诺讵那因仰慕雁荡山“花村鸟山”之美名,率弟子三百来雁荡山弘扬佛教。其人被奉为雁荡山开山鼻祖。宋代时期,雁荡山开发规模逐渐增大,共建有十八寺、十院、十六亭,为雁荡山发展鼎盛时期。
公元2004年,雁荡山获准授牌为“国家地质公园”,主要包括灵峰、三折瀑、灵岩、大龙湫、雁湖西石梁洞、显胜门、仙桥—龙湖、羊角洞、方山、长屿硐天、楠溪江等景区,2005年又被评为“世界地质公园”。
特别声明: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,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负责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