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门山森林公园内周、秦以来历代人文景观众多。被称作古代高速公路的秦直道蜿蜒逶迤穿越其间,秦兵站、秦直道、跑马场、扶苏庙、扶苏墓、马刨泉、姜嫄湖、姜嫄圣母庙、飞云洞、赵家洞、寺沟佛窟等遗址及民间历史传说丰富,文化积淀深厚。
位于泾河、洛河分水岭——子午岭南端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。
石门山是子午岭南端的一部分,地质构造属于中朝准地台陕甘宁台坳南部的坳缘褶断束。大约在距今6700万年至2亿多年间,本区是陕甘宁内陆湖盆一部分,在湖盆内堆积了巨厚的三迭系、侏罗系、白垩系陆相碎屑岩系。到白垩系末,受晚期燕山运动的影响,本区和陕北一样缓慢抬升,并发生褶皱,地貌骨架基本形成。第四纪以来,在黄土堆积的同时,以多期间歇性上升为主要特征的新构造运动,加强了地面侵蚀和河流的切割深度,使部分山峰基岩裸露。裸露的岩石以三迭纪或白垩纪的黄绿色、灰黄色、紫红色的砂岩、砂质泥岩、页岩及砾岩为主。砂岩和砾岩构成了雄伟山势、深邃峡谷、瀑布深潥等地貌景观。
石门山是子午岭南段余脉,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,地处陕西省旬邑、淳化、耀州三县(区)邻接地域,其主峰和大部分山区位于咸阳市旬邑东南部23公里的清原乡石门关村一带,距古都西安130公里。石门山面积156平方公里,境内有54个自然村,总人口约3290人。主峰海拔1885.3米,为关中北部地区(渭北)的最高点,也是子午岭以及北山山系第一高峰。
区内有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,面积8856公倾,森林覆盖率95%以上。石门山峰峦迭嶂,曲径通幽,林木茂盛,气候湿润。独具魅力的地质、地貌、气候、植被与河流水文山脉等条件,构成黄土高原南部极为少见的自然景观。山脉形似“九顶莲花墩”,有“山不盖土,水不归一”之说,兼鬼斧神斫,群峰环绕之奇。随着季节的变化,春花、夏荫、秋果、冬雪、风光旖旎,引人入胜,被誉为渭北的西双版纳、西安咸阳的后花园。
特别声明: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,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负责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