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面山

Ba Mian Shan

狭义八面山即小八面山,在桂东县,广义八面山是山脉,是罗霄山脉的下级组成单位。类似:小幕阜山在平江县,大幕阜山是更大规模的山脉了。防止误解:八面山是山脉,包括一批山。主峰石牛仙在桂东县并在地图上标注八面山,导致一些人误以为八面山只在桂东县。

2024-04-10 09:17:25 浏览301
八面山

基本归属

中文名
八面山
别名
荷敷山、八蛮山
英文名
Bayen Mountain
所属山系
罗霄山脉
面积
10974公顷
主峰
石牛仙
海拔
2042.1米
气候
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
地理位置
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—炎陵、资兴市东部

八面山的地理环境

八面山是以纵谷脊岭为主的中山地貌,最低海拔860米,最高主峰为2043米。

高山耸峙,气势雄伟,层峦叠嶂,林海苍茫,以“离天三尺三,人过要低头,马过要下鞍”而闻名。清代桂东知县洪钟的诗《过八面山》描述的那样:“峭壁万仞鬼斧劈,鸟道飞悬不盈尺。

驱走怪石开鸿蒙,奇幼天生倚空碧。一峰未过一峰横,上天入渊心担惊。饥鹰掠人昼厉吻,哀猿啸侣夜深鸣。平生游历境不到,疑汝凿开混沌窍。胸中五岳森峥嵘,对此何能夸奇奥。百里雷封万笏山,青骢黄绶白云间。

但愿五都厚风俗,人心人面莫与此山竟孱颜。”八面山的惊、险、奇由此可见一斑。

燕山运动后,构造运动以间歇性抬升剥蚀夷平,造成海拔1000米以上五级剥夷面,形成八面山“H”形地貌轮廓的雏型。

晚第三纪开始的新构造运动继承了燕山运动的特征,继续断块上升,且明显地表现为间歇性和差异性的特点,使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五级剥夷面上升到高度,而呈现出地貌的基本轮廓。

由于地面流水、风化和重力作用等外部营力的影响,形成了现代八面山岭谷纵横相间,切割甚深的“U”、“H”型峡谷的地貌特征。

八面山的相关介绍

湖南郴州市的八面山(山脉):位于湖南省桂东县西部北部—资兴市东部、炎陵县西南部,主体在桂东县,东北—西南走向。

是罗霄山脉四个组成单位里最小的,很少受关注,但江西省地形图上万洋山—八面山二者名称独立又大体相连,它南方是诸广山脉。

狭义广义:狭义八面山即小八面山,在桂东县,广义八面山是山脉,是罗霄山脉的下级组成单位。

防止误解:八面山是山脉,包括一批山。主峰石牛仙在桂东县并在地图上标注八面山,导致一些人误以为八面山只在桂东县。

八面山的腹地(小八面山)有山八面,以此而得名,古谚“八面山,离天三尺三,人过要低头,马过要去鞍;一线猿猱路,险如蜀道难”。

主峰石牛仙海拔2042米,地图上八面山名称就标注在其主峰点。

分界:与万洋山在炎陵县中部分界,与诸广山在桂东县东南部分界。

湖南八面山自然保护区是华南虎保护区之一。

相关图片大全

特别声明: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,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负责。

相关文章

远山百科网>
名山百科>
八面山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