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江市猫耳山位于吉林省东南缘、白山市东南部、中朝界河鸭绿江北岸,是座依山傍水的小城。临江市东南与长白县为邻;东北与抚松县相连;西南与八道江区毗连;西北与江源区交界;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。
在旧县志中曾这样概述临江的地理风貌:“临江境域山如犬牙,势若长蛇,河流交叉,道路曲折。”临江市地处鸭绿江窄谷区和长白熔岩台地的边缘,属中山区,主要山峰有封山、草坪山、杨木顶子、猫耳山、东小山、青顶子山等,均在千米以上,其中封山海拔1941米,为白山市的最高峰。境内主要河流有鸭绿江,七、六、五、四、三、二、头道沟河及蚂蚁河、石头河子、苇沙河等。
临江的历史非常悠久,唐朝渤海国曾设西京鸭渌府神州,在临江市置神鹿县,今临江古城遗址就是当时的神鹿县和神州的治所。
临江是浑江流域开发最早的地区,渤海国时期,已成为重镇。初被称为猫耳山,因临江城西北侧耸立一座海拔1069米的双峰山,山顶双峰对峙,雄伟异常,形似猫耳,因而得名。猫耳山属老龙岗山脉,孤立独秀,蔚然挺拔,背负白山,俯瞰绿水,登上峰巅,白云缭绕,如入仙境,冬季银装素裹,宛如玉猫。至当地还一直流传着许多关于猫耳山的美丽传说。据说“山顶可容千余人守卫,能扼通往通化、集安的要道,山前之鸭绿江渡口亦可控制。语云:居高临下,势如破竹,此山可以当之。”故以地势险要而成历代兵家必争之地。此山又称帽儿山,满语称多拉哈苏苏。
从清朝初年开始为封禁区,今临江市境内还有一座封山,就是因当时封禁而得名的。清顺治年间,开始在猫耳山设边台,派旗兵把守。1877年(清光绪三年),在今临江城区设猫耳山分防巡检,建衙署,修营垒,派兵驻扎,隶属通化县。冬天封河后巡检衙门迁驻八道江。今之南围子,乃清统领左宝贵创修,设防营驻此。
1902年8月4日(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初一),设临江县,治所设在猫耳山,同时添设岭西分防。因猫耳山濒临鸭绿江北岸,故改称临江。派吴光国为设治委员,以南围子防营为县署,改防营为捕盗营,移驻泡子北崖。
猫耳山曾是反清抗俄民众武装忠义军、六合拳的活动中心。设临江县后,为县衙所在地,成为临江县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1927年这里曾爆发了著名的抗议日本在临江设立领事分馆的群众斗争。1932年6月7日,日军侵占临江时,大刀会和辽宁民众自卫军等曾在这里与日军进行过激烈的战斗。1945年12月8日,临江回到人民手中。此后在四保临江战役期间,临江为南满根据地的中心,是中共中央东北局、辽东分局、辽东军区及辽宁省党、政、军机关所在地。抗美援朝战争期间,临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和运输军用物资的主要通道之一。1949年至1959年,为临江县城。1960年临江县改为浑江市后,市政府迁到八道江镇,设临江镇,为浑江市辖镇。1985年撤销临江镇,设立浑江市临江区。
1992年9月1日,撤销临江区,重设临江县,以原临江区的行政区域为临江县的行政区域,仍隶属于浑江市。1993年11月28日,经国务院批准,撤销临江县,设立临江市(县级),以原临江县的行政区域为临江市的行政区域。
临江市街区沿鸭绿江北岸傍高山分布,呈纺槌形,西宽东窄。东城为原猫耳山旧城,“前临鸭绿江,后负卧虎山,猫耳山高耸于西,龙爪山斜依于东,形势雄壮,为东边各县城冠。”自1902年(清光绪二十八年)设治为县城始,至1922年(民国十一年),临江城区建设无规划,街路弯曲,参差不齐。1923年(民国十二年),县街遭火灾,大火由西向东燃烧,房屋被焚毁达65%。此后,知县余荣庆统一规划修筑街路。至1931年城内已形成光华街、中富街、文成街3条东西大街,中富街居中,为城内主要街路。形成南北街9条,下阳街居中。城内以经营商业、木业者为多数,县公署位于中富街之中心,殷实商店均设在此。在文成街之东端,有官店街、兴隆街2条斜形街市,均直达临抚门,此2街民户居多。商道街以东为五、六、七、八道街;斜向街4条,分别称官店街、兴隆街、蛮子街、得胜街。蛮子街在兴华街前,正阳街东,因南方人首先居此,故名。在中富街两端有东市场、西市场2处,小本营业者多在此。城周围共有7门,正东曰长安门;东北曰临抚门;正北曰台安门;西北曰临通门;正西曰临辑门;西南曰西南门;正南曰临江门。全城东西长2.5公里,南北宽0.5公里,面积为5平方公里。
特别声明: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,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负责。
相关文章